Let us know what you think about the show. Leave a review by clicking on "rate show"
June 18, 2024

FORMOSA FILES IN CHINESE! CH10-CIA vs. 臺灣核彈—臺灣核武與張憲義事件

FORMOSA FILES IN CHINESE! CH10-CIA vs. 臺灣核彈—臺灣核武與張憲義事件

1945年,美國在日本廣島、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,雖然結束了戰爭,卻為全世界帶來核武的衝突與創傷。而在中華民國,蔣介石也迫不及待的想要加入核武俱樂部。尤其在國府於1949年撤退來臺、1964年共產中國核試成功後,蔣介石對核武的焦慮更加深刻。從1965年起,臺灣在水面下祕密進行核武的實驗及武器級原料的製備,卻在1988年因為張憲義叛逃到美國而被全面終止……

The player is loading ...
The History of Taiwan - Formosa Files

LISTEN TO THE STORY OF CIA VS. MADE IN TAIWAN NUKES ⁠⁠⁠IN CHINESE!

在1945年8月,美國在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。戰爭結束了,卻為世界開啟了新的核武衝突與創傷。

PHOTO: 長崎原爆

nagasaki nuclear bomb

緊隨著美國,蘇聯、英國、法國等強權也紛紛研發出核武,共產中國也在1964年研發成功,震驚國際各界,尤其讓撤退到東南海島--臺灣的蔣介石相當憂慮。在要求美國摧毀中國的核武設施未果後,蔣介石下令要在臺灣研發核彈。

臺灣在1965年邀請到以色列的核武之父,柏格曼博士(Dr. Ernst David Bergmann)作為臺灣核武計畫的顧問。柏格曼博士協助臺灣建立中山科學研究院(中科院),並設置了核能研究所,以研究核能發電為掩護來進行核武相關的試驗。

PHOTO:柏格曼博士在典禮上致詞

Ernst_bergmann

然而隨著1970年代世界政局的巨變,美國從臺灣轉向北京,使得蔣介石的核武計畫立刻成為中美共同的眼中釘。以CIA為首的情報組織不斷的在刺探臺灣極度保密的核武計畫。CIA甚至透過吸收到國外留學或參加研討會的臺灣相關科系學生、工程師,來作為收集情報的線人。

於是在1988年1月,核研所副所長張憲義上校叛逃到美國,令國民黨高層大大震動。張憲義從1982年起與CIA接觸,在1984年正式成為線人,提供了非常多機密資料給CIA。就在蔣經國病危的1988年1月,為了避免蔣經國的後繼者真正啟動生產核武,美國開始動作了。CIA指示張憲義先將家人送往日本,另派探員與家人接觸,再由CIA掩護張憲義持假護照潛逃至香港,再轉往西雅圖與家人會合後,於1月12日抵達華盛頓DC。

PHOTO: 2017年的張憲義與訪談錄。(via BBC)

張憲義

張憲義抵達隔天,蔣經國過世。美方於是向國民黨高層出示證據,不給任何交涉餘地,要求臺灣立即停止所有核武計畫。美方及國際原能會的專家也快速的抵達臺灣處理相關設施。臺灣自此與核武絕緣。

以參謀總長郝伯村為首的國民黨高層,痛罵張憲義是「國家叛賊」。然而張憲義在訪談中,均自承「假如讓我重新再來,我仍然會這樣做。」張憲義的訪談錄後來於2016年在臺灣出版,或許也算是臺灣出版自由的奇蹟也說不一定。

延伸閱讀:BBC

重要單字:monitor、hardline、blackmail、honey trap

主持人簡介:

Eryk Michael Smith-ICRT南臺灣特派員,長期從事記者採編工作、聲音編輯,也會客串DJ。現居高雄,在臺灣已經居住了接近30年,認為臺灣是自己的家。

Eric Hsu(徐葆權)-彰化北斗人,從大學南漂高雄以來,人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高雄渡過。關心臺灣文史與地方文化發展,尤其是自己的兩個家鄉:北斗與高雄。

Do us a favor and rate/review the show! It really helps. Do it on Apple Podcasts or here on our website.

Write us with questions or ideas at formosafiles@gmail.com 

AND THE BIGGEST REQUEST: tell others about this free, not-for-profit resource about Taiwan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