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73年(民國62年)9月3日早上,在高雄港發生了一起嚴重的沉船事故。總共有25位乘客罹難,而且這25位乘客全部都是13至30歲的未婚女性。究竟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年輕女性罹難?事件的後續又如何呢?
LISTEN TO THE STORY OF THE 1973 QIJIN FERRY TRAGEDY IN CHINESE!
1973年9月3日,一艘名為高中六號的民營渡輪在高雄港內沉沒。當時船上有超過70名乘客,遠超過定額規定的15名,導致事故發生時許多乘客不及逃生。總共有25位乘客在本次事件中罹難,而且全部都是13-30歲的未婚女性。
LINK:聯合報報時光
隨著1967年前鎮加工出口區的開闢,許多鄰近鄉村、縣市的女性來到高雄加工出口區工作,當然也包括就在前鎮旁邊的旗津。當時從旗津到加工出口區最快的方式便是從中洲搭乘渡輪。1973年的這起「高中六號事故」,無疑推進了過港隧道的興建,也是高雄市政府於2009年全面取消民營渡輪及舢舨的遠因。
然而對於在這次事件裡罹難的女性勞工,卻是一波數折。
由於部分女工年紀過小,是用冒名頂替的方式進到工廠工作,無法得到勞工保險相關的賠償保障;此外,由於傳統文化中未婚女性不入公媽牌位及祖墳的習俗,使得家屬最後只能將這25位罹難者共同覓地合葬,成為「25淑女墓」,卻在不久後因為第四貨櫃中心的興建,必須遷移至今日中洲公墓旁。
(photo by MiNe (sfmine79) via WikiPedia, CC BY 2.0)
「25淑女墓」昔日因有過去社會「求明牌」的問題,又有地方繪聲繪影的各種「鬼故事」,對家屬或罹難者都不甚尊重;又在中洲公墓公園化時,第二次面臨改葬的問題。幸而高雄市政府接納民間建議,將其改為「勞動女性紀念公園」,設置紀念塔安置這25位罹難者。高雄市政府並每年辦理春祭,紀念高雄這座工業城市中,女性勞動者對臺灣經濟奇蹟的犧牲奉獻。
(photo by Chiang Wanssu, via Wikimedia Commons, CC BY-SA 4.0)
LINK:高中六號事件五十年相關報導
重要單字:tragedy、condolence、urn
主持人簡介:
Eryk Michael Smith-ICRT南臺灣特派員,長期從事記者採編工作、聲音編輯,也會客串DJ。現居高雄,在臺灣已經居住了接近30年,認為臺灣是自己的家。
Eric Hsu(徐葆權)-彰化北斗人,從大學南漂高雄以來,人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高雄渡過。關心臺灣文史與地方文化發展,尤其是自己的兩個家鄉:北斗與高雄。
Do us a favor and rate/review the show! It really helps. Do it on Apple Podcasts or here on our website.
Write us with questions or ideas at formosafiles@gmail.com
AND THE BIGGEST REQUEST: tell others about this free, not-for-profit resource about Taiwan.
Check our very first episode, the story of a very white man who showed up in London in 1703... and claimed to be from Formosa. Or try a foodie episode from Season 3. Or, for those who want some harder-core history, hear the tale of the Lockheed U-2 pilot Wang Hsi-chueh 王錫爵, who became famous for defecting to the PRC by hijacking China Airlines Flight 334 on May 3, 1986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