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LMOST HERE -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: A Tale of Three Tribes in Dutch Formosa by Dr. Chen Yao-chang 陳耀昌
April 30, 2024

FORMOSA FILES IN CHINESE! CH03-臺灣街頭巷口的洗腦名曲—臺灣垃圾車音樂文化

FORMOSA FILES IN CHINESE! CH03-臺灣街頭巷口的洗腦名曲—臺灣垃圾車音樂文化

LISTEN TO THE STORY OF ⁠TAIWAN'S MUSICAL GARBAGE TRUCKS ⁠⁠⁠IN CHINESE!

說到臺灣日常中最特別的聲音,莫過於幾乎每天都在大街小巷裡響起的〈少女的祈禱〉與〈給愛麗絲〉。臺灣垃圾車播放音樂,其實遠自1968年(民國57年)就已經開始。一路發展到現在,垃圾車的「曲目」也有許多變化,但臺灣人聽得最久、最習慣的還是這兩首曲子,也成為臺灣日常最特別的文化。這集就讓我們來聊聊臺灣垃圾車的音樂文化。

The player is loading ...
The History of Taiwan - Formosa Files

1968年,臺灣開始引進機械化壓縮的垃圾車。由於日本早於臺灣開始使用這類垃圾車,同時也會放音樂提醒民眾倒垃圾,所以當時政府從日本進口的一批垃圾車,上面就搭載有播音設備,內建有〈少女的祈禱〉、〈搖籃曲〉兩首曲子,也讓臺灣街頭開始聽得到垃圾車的音樂。

第一代垃圾車:高雄市(中研院台灣電影數位典藏及推廣計畫)台北市(華視)

使用的音樂:〈少女的祈禱〉第一代後來的版本〈搖籃曲〉

在稍後的1970年代中,隨著科技進步與社會氛圍的變化,更多的曲子隨著新式的播音設備被引進臺灣作為垃圾車音樂,包括後來也成為一代垃圾車經典的〈給愛麗絲〉,以及〈愛的故事〉和〈水手之歌〉。

使用的音樂:〈給愛麗絲〉〈愛的故事〉〈水手之歌〉

下圖:中央社報導垃圾車音樂換為〈愛的故事〉

中央社19810713報導

雖然臺灣政府之後推動夜間收集垃圾,子母車成為臺灣街景,垃圾車音樂也暫時從臺灣街頭消失,但在1994年起由中央開始推廣垃圾分類、資源回收及垃圾不落地的政策,讓〈少女的祈禱〉等音樂重回臺灣巷口外,又有另一首〈酒矸倘賣嘸〉隨著資源回收車加入陣容。

當時實際使用的播音:資源回收車

直至今日,垃圾車音樂依然是臺灣非常特別的街頭文化,也請容我們向每天要聽好幾百次的清潔隊員們致敬:您們辛苦了!感謝您們的辛勞付出,才有臺灣傲視全球的環保成就!

相關連結:【垃圾車工作室】為何少女的祈禱和給愛麗絲會變垃圾車音樂? | 臺灣垃圾車音樂歷史

 

(標題圖片 by T Gordon Cheng, via Wikimedia Commons)

 

重要單字:propose/proposal, handwriting

 

主持人簡介:

Eryk Michael Smith-ICRT南臺灣特派員,長期從事記者採編工作、聲音編輯,也會客串DJ。現居高雄,在臺灣已經居住了接近30年,認為臺灣是自己的家。

Eric Hsu(徐葆權)-彰化北斗人,從大學南漂高雄以來,人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高雄渡過。關心臺灣文史與地方文化發展,尤其是自己的兩個家鄉:北斗與高雄。

Do us a favor and rate/review the show! It really helps. Do it on Apple Podcasts or here on our website.

Write us with questions or ideas at formosafiles@gmail.com 

AND THE BIGGEST REQUEST: tell others about this free, not-for-profit resource about Taiwan.